种类:种苗 | 茎粗:0.8cm | 苗高:15cm |
苗龄:一年苗cm | 品种:芍药 | 品种纯度≥:96.0 |
等级:1 | 病虫害:无 |
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位于药都亳州颜集镇镇,主营中药材种子、中药材种苗、中药材种植等。与各大药企合作种植优质中药材和建立GAP种植基地,产品订单回收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推广单位.
合作社目前主要供应优质中药材种苗及原药材品种有:
油用牡丹苗 赤芍苗 赤芍种子 油用牡丹籽 牡丹苗 牡丹籽 白芍苗 白芍芽白术(种子、苗)、白芷(种子)、桔梗(种子、苗)、白芍(种子、苗)、丹参(种子、苗)、板蓝根(种子)、夏枯球(种子)、玄参(苗)、菊花(苗)、知母(种子、苗)、薄荷(苗)、紫苑(苗)、瓜蒌(种子)、决明子(种子)、益母草(种子)、何首乌(苗)等。
合基地以市场为先导,以“质量,价格合理,供货稳定,诚信守信”为理念,以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为要求,本着“互惠互利”的企业发展宗旨,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同时为全国的种植户提供中药材购销平台,代购代销各种中药材种苗及原材料,为种植户扩展销路!我们更愿意以“互利、诚信、共同发展”的原则与全国广大客商共创“双赢”的合作关系
1、栽培技术
整地施肥 深翻土地45厘米,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左右翻入地内,耙细整平,做宽1.2米平畦。
繁殖方法 主要用芽头繁殖,也可用种子育苗(方法同牡丹)。芽头繁殖,在收获时,选茎秆少而茁壮,叶肥大,根粗长且均匀,芽头肥而少的植株。刨出后,将根切下加工入药,再将根茎(俗称疙瘩头)下部切去,芽头下边带根茎2~3厘米(不可留老根)分株,每株2~3个芽头,切好后即可栽培。栽种期从“白露”到“寒露”,以“秋分”前后为宜。按行距40~50厘米,株距30~40厘米,挖6~9厘米的穴,每穴放1株,芽头向上,覆土盖平,稍加镇压。然后,上面再培9~12厘米高的土堆,以防风、旱和霜冻,***种苗安全过冬。
2 田间管理
锄草与浇水 栽后当年不出苗,冬季一般不用管理。来年“惊蛰”前后,锄地、松土保墒,以利于出苗。旱地在行间开沟浇水,出苗后有草就锄,掌握雨后、浇水后就锄地,雨季及时排涝。“霜降”前后,地上茎叶枯萎,在离地面6~9厘米处,将茎叶割去烧掉,在植株基部培9~15厘米的土堆,以便安全越冬。
迫肥 栽后当年,施足基肥,一般不需追肥。栽后***年追肥2~3次,在春季返青前,每亩施2000千克腐熟圈肥。在5~7月份生长旺期每亩施入尿素10~15千克,施后浇水。栽后第三年,在3月20日左右,每亩施饼肥50~80千克,尿素20千克,过磷酸钙25千克,开沟施入,施后及时浇水,肥料勿接触根部。
中药材种植则要摘除花蕾 芍药开花会消耗大量养分。为了提高根的产量,每年4~5月现蕾时,选晴天将花蕾摘除
3、***病虫害
芍药根腐病 由种苗带菌或者土壤内含菌传染,雨后积水容易引起发病。可注意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、选择无病害的种苗、贮存芍药头时,须经消毒处理,贮藏处选通风干燥处、实行轮作、加强田间管理、锄地时勿损伤根和雨后注意排涝。
芍药叶霉病 多发生在6~7月间,危害茎花叶各部,叶片上出现褐色近圆形***,有不规则的层纹,叶片逐渐干缩,严重时枯落。于发病初期用1∶1∶200~250波尔多液喷雾,每隔10~14天土次,连喷3~4次。
根结线虫病 线虫浸入植物根端吸取汁液形成根瘤,主根成畸形,地上叶枯萎,影响植物生长,严重时能大片死亡。栽种地块不选用前茬种花生科的地,不连作,要与禾本科植物轮作。发病期可用15%阿维?丁硫微乳剂每亩75~120毫升对水浇灌或喷淋。
虫害 主要有蛴螬、铜绿金龟子。每亩用3%辛硫磷颗粒剂3~4千克,连同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2千克混细沙土10千克制成的药土,在播种或栽种时顺栽植沟撒施,然后下种或栽植。***各种地下害虫,并***根腐病和线虫病。
4药材加工
栽培后生长3~4年,于秋分前后收获。将根全部挖出稍晾,去净泥土,切下根茎(白芍头)作种苗。然后按根的粗细分为大、中、小3种。用大锅加清水烧沸,放入分好的根并不断翻动。粗根煮10~15分钟,中、小根煮5~10分钟,以煮透为准。捞出后,立即放到凉水中浸泡。每煮3~5锅换1次水。然后,将凉水浸泡的白芍捞出,用玻璃片轻轻刮去外皮洗净,置席上晒2~3天,堆起闷1~2天,使内部水分向外蒸发,再晒,但不可持续曝晒。如此反复几次,直至干透为止,即可供药用。每1250克鲜根,可加工500克干货。以质坚,表面光滑,色白或略带淡红,断面色白,粉性足,无霉点者为佳。